1月5日,获得冠军的天津渤海银行队球员姚迪(前右)手捧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冠军奖杯合影。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
“这是我的下一个梦想——到世界上最强的(排球)职业联赛体验一把。”姚迪说。
在刚刚结束的2022-2023中国女子排球超级联赛中,姚迪随天津女排成功卫冕。现在,她又踏上了新的征程。
姚迪告诉记者,东京奥运会结束以后,她就想到欧洲高水平职业联赛中见见世面,当时正好有一家土耳其豪门球队向她表达了诚意,她也很认真地进行了各方面的准备。但是,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未能成行,姚迪为此颇为遗憾。
在2022-2023赛季开始前,姚迪联络了著名排球经纪人、意大利人马可,请他帮忙留意土耳其和意大利的机会,不久后收到了回音。
“没想到12月初的时候,马可联系了我,说斯坎迪奇在二传位置有需求,看我有没有意向去。”姚迪说,“我当时没有丝毫犹豫,回复说去最强的联赛打球是我的梦想,像参加奥运会一样重要,为此我不断努力。以前我错过了一次机会,希望这一次能抓住它。”
大约两周之后,马可帮姚迪确认了转会斯坎迪奇的所有细节。在斯坎迪奇,姚迪将再次和昔日队友朱婷并肩作战。姚迪说,“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”。
11日晚,姚迪将启程前往意大利。她在展望这次远行时说:“在最强的联赛,每周和全世界最好的球员比赛,希望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、完善自己。”
让旧物焕新生 中国都市青年乐享“循环生活”******
中新社武汉1月10日电 题:让旧物焕新生 中国都市青年乐享“循环生活”
作者 武一力
“我带这只小熊去过很多城市,愿今后它能陪你去见更多的山川湖海”……近日,武汉市积玉桥一家咖啡馆小院里格外热闹。在一场名为stooping的旧物交换市集上,大家分享着旧物故事。
图为1月9日,“90后”服装设计师汪艺在店里准备改造一件蓝色长款上衣。 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活动发起人王珊珊告诉记者,stooping直译为“弯腰”,引申为“把废弃物品捡回来循环使用”,最初流行于美国纽约。目前,这一行为逐渐在北京、上海、武汉等大城市年轻群体中流行。
来自上海的陈思“淘”到了一套心仪已久的旧杂志。她也带来了几本读完的旧书,打算赠送给下一位喜欢的读者。陈思表示,近年来,循环书店在中国多地出现,例如武汉的瓜牛循环书店、上海的多抓鱼书店,都是通过回收旧书,让书籍被循环阅读。
王珊珊说,在武汉常听街坊说,“你屋里穿不下的衣服,留给我屋里”,这是“中国式”的stooping。在她看来,旧物循环交换,是互助,也是温暖,更是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。
在这场持续两天的市集中,超过3000件旧物被成功交换。王珊珊从中认识了许多来自不同城市的朋友,她还专门组建了微信群,作为大家闲置物品的“循环中转站”。
图为1月9日,“90后”服装设计师汪艺在店里展示自己设计的成衣。 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在武汉开手工店的余川自称是“城市拾荒者”,只要一有空,他就穿梭于家附近的小巷里“拾荒”,那些被遗弃的桌椅、花瓶、沙发,都是他眼中的“宝贝”。余川店里有个极具年代感的茶几,就是用街边捡来的木箱改造而成的。他将其清洗、打磨、刷漆,再铺上新桌布,旧木箱变成了新茶几。余川说,店里80%家具都是他亲手改造的,既省钱、又复古。
服装设计师汪艺开了一家旧衣改造店。前不久,有个女孩带着妈妈留给她的旧大衣找到汪艺,大衣款式有些过时,尺寸偏大,但一直舍不得扔。通过重新设计剪裁,这件大衣变得合身且新潮。2022年,汪艺让1400件旧衣服有了“第二次生命”。她说:“我的顾客大多是‘90后’‘00后’,中国有句老话,‘敬天惜物,物尽其用’,将旧衣翻新二次利用,正是年轻人对这种精神的传承。”
武汉大学社会问题专家尚重生认为,中国当代年轻人乐享“循环生活”,是社会进步的体现。一是环保,让旧物获得了使用价值的延续;二是体现了年轻人物尽其用、艰苦朴素的生活态度,通过对旧物的循环利用、加工改造,赋予其新的情感价值、艺术价值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